
歐洲空汙大幅銳減 武漢肺炎反救空氣品質
為對抗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),歐洲多數國家實施全國封城,卻為環境帶來正面影響,歐洲太空總署(ESA)影像顯示,義大利、法國等國的空氣比以往乾淨許多。

法國上空二氧化氮濃度的對照。(圖片提供/歐洲太空總署)
文/張雅涵
歐洲太空總署最新影像顯示,由於歐洲各地路上行車、空中交通及其他商業活動銳減,讓歐洲數個大城市的空汙也顯著降低。類似的影響也出現在美國及中國等地。
與武漢肺炎大流行相關的管制對空氣品質造成的影響令人震驚,在歐洲部分地區,空氣中有毒汙染物濃度甚至直接砍半。
歐洲環保署(EEA)數據也顯示,義大利貝加莫(Bergamo)當地因為疫情完全癱瘓,上週空氣中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也因而較去年同期下降47%。羅馬的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也比去年下降26%至35%。
美國加州也出現類似降幅,多數地區3月前3週的二氧化氮濃度顯著下滑。
不過,儘管疫情對空氣品質的短期影響挺正面的,專家仍警告,現在的情況並非解決方法。
歐洲環保署署長布瑞尼克斯(Hans Bruyninckx)表示,處理長期空氣品質問題,需要野心勃勃的政策與具前瞻性的投資,而現在的危機及疫情對社會造成的多重影響與這些背道而馳。
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地球系統科學系助理教授柏克(Marshall Burke)說,單就中國在疫情爆發時改善的空氣品質,就能防止5萬至7.5萬人過早死亡。但他也表示,這不代表大流行病有助於健康。
柏克表示,這反而代表,在沒有大流行病影響時,我們經濟的運作方式有著巨大的隱性醫療成本,是「大流行幫忙發現這點」。
資訊來源:中央廣播電臺/https://www.rti.org.tw/news/view/id/2057463